365期
  1. 焦點現場

「反詐防騙我來說」校園防詐公益講座

公司積極響應金管會推動的普惠金融政策,2024年將「識詐、防詐」列為普惠金融教育推展的重點項目,在提醒大眾重視自身健康風險管理的同時,更呼籲大眾關注理財及防詐議題,這次,我們走進校園,為莘莘學子傳授識詐竅門、破解詐騙手法。

公司攜手內政部刑事警察局 巡迴全台大專院校推動防詐宣導

多少詐騙案件是從手機網路開始的?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18-23歲的大學生族群受騙突破萬人,比前一年多了1,113人,尤其是上網時間較長的青壯年(18-39歲)占的案件數量比例最高,也凸顯如何幫助青壯年族群識別詐騙、及時停損及後續應對是當前課題。因此,公司推出「反詐防騙我來說」校園防詐公益講座,攜手內政部刑事警察局,透過巡迴全台多所大專院校,提升學生的防詐意識與能力。講座邀請刑事警察局、法律專家以及曾經遭遇詐騙的受害者現身說法,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防詐知識,達到「反詐防騙我來說」的防詐理念。

有別以往的講座風格 以親身的故事帶入防詐資訊

「反詐防騙我來說」校園防詐公益講座今年巡迴北中南4所大專院校舉辦,首場淡江大學場次的講師包括刑事警察局的偵查員、永業法律事務所的律師及受害者代表的黃定宜處經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介紹防詐資訊,帶給同學有別傳統的講座體驗。

講座一開始,由刑事警察局魏培倫偵查員針對18-23歲大學生最容易遇到的詐騙類型進行分類及預防解說。魏偵查員強調,若遇到可疑資訊,應該撥打165防詐專線進行查證,並記住「防詐5不」原則:不接、不點、不聽、不傳、不信,減少上當機會。

法律專家沈孟賢律師則詳細介紹了當我們不幸成為詐騙受害者時,應該如何利用法律手段進行救濟,包括報案程序和尋求法律援助的途徑。他也提醒學生,要保護好自身的金融帳戶、別因貪小便宜就將帳戶或存摺交給他人,以避免成為「詐騙幫助犯」,甚至面臨民事和刑事責任。

除了防詐知識和法律救濟,講座還特別邀請曾經遭遇詐騙的黃定宜處經理,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如何遭到網路交友詐騙,並一步步走入詐騙集團陷阱,遭詐金額高達4,000萬,最後奇蹟追回全額的心路歷程。黃定宜處經理強調,詐騙集團透徹人性且分工既精細又專業,利用日常聊天取得心理上的弱點。他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任何人都可能被騙,希望以親身經歷阻止更多人受害」。

公司積極投入公益 將防詐教育扎根於學生心中

公司透過結合產、官、學的緊密合作,不僅於淡江大學,也在北部的國立政治大學、中部的朝陽科技大學及南部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等四所學校進行巡迴宣導,累計超過三百位學生共同參與,後續也透過新聞曝光增加宣傳效果,結合公司其他各式普惠金融防詐教育活動,今年預計觸及人數將超過5,000人次,未來我們也將持續與刑事警察局合作,開發更多元有趣的防詐宣導活動,將防詐教育扎根於學生心中。

首場講座於淡江大學盛大舉行,許瀞心副董事長、淡江大學教職員與超過120位學生一齊學習當今熱度最高的防詐議題。

朝陽科技大學的學生非常活潑,對於講座內容的提問及互動相當踴躍,讓學生跟講者皆受益良多。

藉由三位不同領域講者的合作,提供屏東科技大學的學生們更多元且互相呼應的講座內容。

壓軸登場的政治大學場次,除了有踴躍報名的學生,也邀請了公司董事會成員一起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