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春領導力 x 團隊魔法課~專訪 1462 李依庭 業務經理
一、學歷:逢甲大學風保系
二、經歷:三商美邦人壽業務員
三、保險年資:第5年
四、目前組織人力:5組10人
五、團隊文化:
該拚的時候不留餘力,該放鬆時自在盡興
六、個人從業信念:
用心服務每一位客戶,也不忘認真過每一天的生活
七、得獎紀錄:
112-113年增員頂峰論壇 業務主管組第8名
113年傑出333榮譽會 業務襄理組第18名
113年高峰會議 業務襄理組極峰第4名
113年週年慶競賽 會員
112年傑出333榮譽會 業務主任組第17名
112年週年慶競賽 最佳主任組第8名
電話那頭,1462李依庭業務經理的語氣溫柔而清晰,談及工作、談及人,語調裡總藏著一種「我走過了!」的篤定感。在壽險業打拼數年,她從菜鳥業務走到團隊經營,這段歷程不僅鍛鍊了對人的敏銳度,也沉澱出屬於她的領導風格,不是高調的發號施令,而是一種「我陪你一起走」的承諾。這場訪談,不只是記錄一位業務經理的團隊經營方法,更像是走進一個關於耐心、觀察與真誠引導的故事現場。
青春風格的領導力
「我那時候就想像自己的團隊會是什麼樣子,我很希望是一群年輕人,可以一起認真工作,也能一起玩得瘋!」她笑著回憶起初次帶人的情景,一邊參考前輩的方式,一邊靠著對未來的想像摸索路徑。
如今她帶領的團隊已擴展為五組十人,全是九年級生。她打趣說地說:「其實我自己也是 86 年次,年紀沒差多少,加上我個性比較白癡啦,跟他們相處起來就像朋友一樣。」這樣的零距離感,不只讓氣氛輕鬆,更促進了團隊的互助與分享。她的領導風格,有著一種青春的溫柔與堅定。「我覺得只要出發點是為了他們好,就算中間有摩擦或卡關,最後還是會回到同一個目標。」她堅持「把人當人,不是當業績單位」,這也成了她最鮮明的特質。
從零開始的增員路
身為南部人、在台中生活與工作,她並沒有現成的熟人名單。她選擇主動出擊,「我會去校園找學生,參加活動認識年輕人,第一眼一定是看外在,乾淨得體就有機會開口。」但真正讓她願意投注心力的,是那些「性格的線索」。不論是活潑、當過幹部、家庭背景單純……只要觀察到一點特質,她就願意花時間全力陪伴。她會透過持續追蹤,例如這週認識,下週就去找他們吃飯,一次一次的建立信任。
同時,她也懂得經營個人品牌,透過IG、FB分享辦公室日常與活動點滴,讓潛在夥伴感受到:這裡不只是工作,而是一個可以一起生活與成長的舞台。
全陪訪,是最大的承諾
「很多人說要帶人,但其實沒有真的『帶』。」她語氣堅定,帶點一種不忍妥協的真誠。她的「全陪訪」不只是口號,而是實踐:從北到南,甚至花蓮、屏東,只要夥伴需要,她都親自陪同每一場拜訪,直到他們能獨立作業為止。
「平均兩到三個月、每週至少五天,我自己也有客戶要跑,但我還是會跟著。」她知道,主管若都怕遠,那新人怎麼會願意冒險?她的陪伴,不只是技能傳承,更是一種心理支持。對初入職場、對保險業仍抱持懷疑的年輕人來說,「安全感」往往比什麼都重要。而她,總是讓新人知道:你不是自己一個人。
此外,她也將每週三訂為團隊「分享日」,讓每位夥伴都能上台說說近期的挑戰與成長。「我們太常只聽績效好的人的故事,但其實每個人的經歷都值得被看見。」這樣的交流,不只拉近彼此的距離,也讓她掌握到每個人的成長動能與盲點。
信念的引導,從認同開始
關於「第一個客戶」應該怎麼找?她語重心長地說:「很多新人預設立場,覺得不要從親友開始。但如果我們連最在乎的人都不敢約訪,又怎麼可能真正認同這份工作?」她認為,唯有自己先相信,別人才會跟著信服。保險是助人利己的行業,而真正能說服人的,不是技巧,而是信念。當你真心相信保險的價值,那些你想保護的人,也會感受到。
突破心理障礙,是許多新人第一道牆。她總透過自身經驗,陪著夥伴跨過這一步,用認同的力量,慢慢建立起前進的自信。
文化的凝聚:讓團隊成為吸引力
她相信,團隊本身就是一種吸引力。除了聚餐與小型競賽,更多時候,她用「一起打拼」的精神,打造出屬於這群人的歸屬感。「現在的年輕人不是只想要一份工作,而是想要一個歸屬感。」這份歸屬,從她的陪伴、從辦公室的笑聲中自然長出來。
她常說:「我總是願意當那個做最多的人。」無論是增員、陪訪或工作制度設計,她總是走在最前面。像是有一陣子她觀察到新人在晉升業務主任後,常在隔月出現業績疲軟的現象。「多半是客戶名單不足,後來我學到可以透過市場問卷接觸潛在客戶。」她不只分享這個方法,更會親自下市場示範,建立一套系統,確認有效後再交給夥伴執行。這份實幹精神,正是她帶隊與讓人信服的關鍵。
業務是一份具備挑戰性的工作,也是一條考驗人性的路。1462李依庭業務經理選擇用青春定義責任、用行動成就影響力。她沒有豪語,卻一步步實踐;她不是那種權威式的主管,而是像朋友一樣,陪你一起走的那個人。如果說壽險業是一場長跑,她就是那位會拉你一把、陪你跑完全程的夥伴。這樣的領導,不是制度的約束,而是信任與承諾的力量。
她笑著說:「我也不是什麼天生適合帶人的人,但我知道我願意陪、願意扛,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