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全新局勢
-
列印
- 文/ 安聯投信
利率水準將維持在高檔一段時間,投資人需要適應這種全新局勢,並面對投資市場修正。但長遠而言,我們認為債券及股票仍有潛在機會。
重點摘要:
●隨著美國聯準會表明,將透過緊縮政策來應戰通貨膨脹,市場正在重新適應
●股市方面,由於歐洲及日本的估值調整,短期的市場波動將造就投資機會
●美國政府債券可能帶來機會──這類債券往往在通膨從高點回落時表現佳
●地緣政治衝突及歐盟團結性皆為風險,不少經濟體亦面臨衰退及債務水準上升。
正當投資者面對新一輪市場波動之際,他們至少可從美國聯準會的政策走向,得到定心丸──當局最新的訊息及走向顯而易見。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9月21日第三次宣布連續升息75個基點,不僅為進一步升息鋪路,也如市場預期強調,利率將維持在高檔一段時間。聯準會不惜一切代價對抗通膨,令人聯想起前主席沃克(Paul Volcker)的手段,他在上世紀80年代,以兩次經濟衰退作為代價,應對高達雙位數的通膨。
事實上,聯準會的態度已從「聯準會賣權」(Fed Put)轉為「聯準會買權」(Fed Call)。央行將不採取寬鬆的政策來支持市場,而會積極透過較弱的金融資產來收緊市場。
與此同時,地緣政治仍是市場的不利因素。雖然,地緣衝突對能源價格的影響,以及對歐盟經濟的間接影響,已經大致上在市場價格中反映。不過,即使天然氣及能源在整體上的供應充足,嚴冬仍可能帶來停電風險,更甚者,將加劇歐盟國家之間的緊張局勢。義大利極右派政府一如預期的勝利,可能成為歐盟不穩定的隱憂,並導致周邊國家政府債券利差進一步擴大,以及歐元貶值。
換句話說,告別經濟榮景,投資人該如何應對?
股票:出現有吸引力的價格
股市未來數月可能將進一步波動,整體市場將步向專注應對通貨膨脹的全新局勢,對於那些不曾經歷過高利率及「逢低買進」的投資者尤其會帶來影響。
雖然短期內市場可能會持續動盪,但是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歐洲及日本市場的股價,較12個月前更具吸引力。對於這類投資者而言,重大的市場衝擊,在過往都成為他們的入市良機。
大部分投資者仍持現金在手。根據美國銀行在9月對基金經理人的調查顯示,現在投資人的平均現金配置,甚至超過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之際,而將資產重押股票的受訪者數量更創下歷史新低。
從強大的現金持有可見,基金經理人及高資產投資者極為謹慎──AAII投資者情緒調查顯示,高資產投資者的悲觀情緒處於歷史第三高(見圖1)。這些數字一般會呼應主要的市場低點,但是,我們仍對是否應在此時重新入市抱持審慎態度,因為這可能只是熊市中的反彈。
固定收益:多元分散,尋找機會
債市的情況更為複雜。核心通膨及非暫時性的長期通膨指標仍然令人憂慮;而聯準會的鷹派立場,以及2023年出現經濟衰退的機會率偏高,則支持債市穩定。
因此,即使美國國債收益率處於3.5%,對於不少投資者來說,現在入市可能還言之尚早,但是當通膨從高點回落時,政府債券往往表現優異。若我們假設美國的經濟衰退,將會比原先預期的稍晚發生,也可能繼續為那些覆蓋率(衡量公司償債能力的指標)穩健、且具獲利能力的企業帶來支持。由於利差仍然遠低歷史高點,因此拿捏時機相當關鍵。
至少對政府債券來說,最壞情況可能已經過去。隨著整體通膨開始放緩,外界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可能會超過對通貨膨脹的擔心。因此,政府債券的走勢應與股票漸行漸遠,並再次發揮分散風險的功能。
雖然我們在今年上半年經歷了一波異常的修正──不論是下跌還是波動──但是,10年期政府債券的實際收益率或利差,對不少投資者來說越來越有吸引力。由於大部分政府債券的收益率現在已回正,「別無選擇」(there is no alternative)地買入股票這句熟悉的格言可能已不再適用。
全新局勢下的投資機會
隨著政策體制從追求經濟成長轉為應對通貨膨脹,對市場來說雖然具破壞性,但也同時突顯出機會:
●綠色能源:短期內,歐洲企業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決心,有可能對「傳統」能源帶來利多,如液化天然氣;間接而言,也將對水力壓裂產業帶來關注。美國部分非投資等級債發債者及石油巨擘皆有可能受惠。從中期來看,永續能源將會佔上風──在投資成本降低、政府提供擔保,以及監管障礙消除的狀態下,「綠色能源」將獲大力支持。
●國防與科技:由於地緣緊張局勢加劇,長期被低估的軍備產業將再次蓬勃。隨著國防部門演進,政府意識到科技對現代戰爭及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整體科技產業預料將獲得支持。
●機械人技術:當企業在應對一些因疫情而暴露的供應鏈問題,以及工資在通膨影響下不斷攀升,我們將有機會看到自動化及機械人技術在工業生產等領域被廣泛應用,並將對活躍於這些領域的企業帶來利多。
雖然投資者在未來數個月,可能要面對市場的進一步波動,及地緣政治風險;但是在持續的高利環境下,固定收益及股票仍有許多投資機會。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台北市104016中山北路2段42號8樓 | 客服專線:(02)8770-9828
【安聯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也可能下降,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本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本文僅基於提供資訊為目的。本文不構成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有價證券的投資意見或推薦,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要約或招攬購買任何有價證券之要約。
本文中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這些觀點和意見是發行時本公司或其關係企業之觀點和意見。本文所使用之數據來自各種被認定為可靠的來源,但無法保證其正確性或完整性,本公司對於因使用這些數據而引起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不論形式為何,複製,發布,提取或傳輸本文內容都不被允許。
本文所述之投資機會未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知識、經驗或特定需求,因此無法獲保證。投資人不能以本文取代其本身之判斷,且應完全為其投資及交易決定負責。